來源:智通財經網
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報告顯示,由於人工智能蠶食了目前由人類完成的工作,全球銀行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裁員多達20萬工作崗位。
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,接受BI調查的首席信息和技術官表示,他們平均預計將裁減淨3%的員工。
撰寫該報告的BI高級分析師Tomasz Noetzel表示,後台、中台和運營部門可能麵臨最大的風險。隨著管理客戶端功能,客戶服務可能會看到變化,而了解客戶的職責也會變得脆弱。他表示:“任何涉及常規、重複性任務的工作都有風險。但人工智能不會完全消除它們,而是會導致勞動力轉型。”
在93名受訪者中,近四分之一的人預計總員工人數將下降5%至10%。BI調查的同行集團包括花旗(C.US)、摩根大通(JPM.US)和高盛(GS.US)。
調查結果表明,該行業發生了深遠的變化,進而提高了收益。BI的數據顯示,2027年,隨著人工智能推動生產力的提高,銀行的稅前利潤可能會比以往高出12%至17%,總利潤將增加1800億美元。十分之八的受訪者預計,在未來三到五年內,生成式人工智能將使生產力和創收至少提高5%。
在金融危機之後,銀行花了數年時間對其IT係統進行現代化改造,以加快流程並削減成本,他們一直在納入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工具,以進一步提高生產力。
花旗在去年6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,人工智能在銀行業取代的工作崗位可能比其他任何行業都多。花旗當時表示,整個銀行業約54%的工作都有很高的自動化潛力。
盡管如此,許多公司強調,這種轉變將導致角色被技術改變,而不是完全被取代。負責摩根大通人工智能工作的Teresa Heitsenrether在去年11月表示,該行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迄今為止增加了就業機會。
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在2023年接受采訪時表示,人工智能可能會顯著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,即使它會消除了一些職位。Dimon當時表示:“由於科技的發展,你的孩子將活到100歲,而不會得癌症。而實際上,他們可能每周工作三天半。”
